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业界/市场动态

小米登顶中国智能手机市场

作者:美共电子交流圈电子网 日期:2025-04-23 点击数:3

2025年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7160万部,同比增长3.3%,这一增速高于全球市场的同期水平,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中国政府实施的国补政策和春节销售旺季的双重拉动。其中,小米出货量1330万台,同比增长39.9%,出货量和增速均排名第一。

640-2.png

华为出货量1290万台,同比增长10.0%,出货量和增速均排名第二;OPPOvivo分别以1120万台和1030万台的出货量排在第三和第四位,同比增幅分别为3.3%和2.3%。相比之下,苹果在中国市场的表现略显逊色,出货量为980万台,同比下滑9%,成为前五名中唯一出现下降的品牌。

此外,供应链提供的数据显示,在2025年3月期间(W10-W13),在中国手机市场中,小米的市场表现最为强劲,占据首位,华为vivoOPPO苹果分别排在第二至第五位。其中,小米的新机激活量达到324.37万台,市场份额为17.98%,同比增长16.99%;华为的新机激活量为322.96万台,市场份额为17.90%,同比增长19.87%。小米和华为是当月仅有的两家实现同比增长的品牌。

而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中,根据Counterpoint公布的排名,一季度苹果手机登上全球市场榜首(份额19%)。虽然在美国、欧洲和中国市场销量持平或下滑,但苹果在日本、印度、中东非洲及东南亚地区实现两位数增长;三星、小米、vivoOPPO均跻身前五。

· 小米销售势头强劲,位列第三。Counterpoint指出,小米通过扩大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投资,使其在国内市场的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IDC则认为“国补”政策对小米中端产品的销售产生了积极影响,推动了其在中国市场的明显增长。IDC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中,小米以39.9%的同比增幅占据了18.6%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

· vivo得益于“国补”政策,在国际新兴市场依靠中低端产品的推动表现强劲,同比增长约6%。而OPPO虽然凭借“国补”政策在中国持续增长,在印度、拉丁美洲和欧洲也有所增长,但仍然在国际市场面临较大竞争压力,市场份额略微下降。

640.jpeg

苹果得益于其入门级iPhone 16e的发布和在新兴市场的持续扩展,在日本、印度和中东等市场的表现非常强劲。同时,苹果为了避免关税,在美国市场进行提前备货,渠道商担心供应链中断会导致库存短缺和价格上涨,向其他地区大量发货,导致其第一季度出货量创历史新高。尽管美国和欧洲的销量出现疲软,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持续下滑,但其整体市场份额保持稳定。

此前就有报道称,3月27日至29日期间,苹果以每小时百万美元的成本,安排5架飞机,连续起降36架次,约120万部iPhone等苹果设备从印度运往美国,并在新关税政策实施前顺利入关。据外媒报道,截至今年3月的12个月内,苹果公司在印度生产了价值220亿美元的iPhone,生产量比去年增长了近60%。相关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公司现在在印度生产了五分之一的iPhone。

当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为厂商带来了高度的不确定性,厂商如苹果正在大量提前出货,尤其是面向美国市场,以缓解潜在的成本上升影响,避免供应中断的风险。IDC认为,这导致第一季度的出货量超过了基于潜在消费需求所预期的水平。Canalys则指出为降低风险,各大厂商及其供应链伙伴正加速推进供应链多元化战略,包括转移生产基地、重新评估采购模式以及优化物流网络,预计这些变化将在2025年持续冲击行业盈利能力,并延长全球智能手机行业的规划周期。

虽然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有所增长,但经济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消费者延迟换机,加之贸易风险上升和供应链波动,市场前景承压,预计2025年智能手机市场将出现同比下滑。

苹果、三星等厂商已经面临本土需求疲软,同时还要应对即将出台的关税可能带来的运营成本上升压力。虽然美国政府暂停对中国进口智能手机征收关税,为各大厂商提供了喘息空间,但没人知道明天又会有何变化。需要注意的是,中国作为手机供应链主要的生产制造地,产线的完整度以及生产的良品率和效率目前仍有很大的优势,这点是海外市场不能比拟的。

本站所有文章、数据、图片均来自网友原创提供和互联网,一切版权均归源网站或源作者所有。

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我们删除。邮箱: